跑步
手表
专业跑表:推荐佳明,数据专业,用于参加马拉松及越野
日常的跑表:可以选自己手机品牌的(例如OPPO Watch X),认准双频GPS,不仅准确,而且使用esim完全不用带手机
不选手环:每次跑步都需要连接手机,并要在手机网络信号好的地方用,否则单频GPS误差相当大,只能看心率。
跑鞋
国际四大跑鞋:
- 索康尼 胜利21:舒适度拉满,韧弹型,长距离完全不泄力,但我是小体重,脚感硬,长期训练量大的话会伤跟腱
- 新百伦 1080v13:脚感软,后程有泄力但能接受,内部材质差,稍作修改后还算舒适,可以作为慢跑主力
- 亚瑟士 nimbus26:又厚!又磨脚!鞋底很软也很泄力,我感觉完全脱离了跑步鞋的范畴,用作走路比较好。唯一好评的是鞋垫,可以复购鞋垫
- 布鲁克斯 甘油:待测
衣服
部分科技面料介绍
面料名称 | 特点 | 品牌 |
---|---|---|
羽绒 | 蓬松度、充绒量、含绒量是衡量保暖性的关键指标 蓬松度越高,保暖性越好,价格越高 鹅绒优于鸭绒 | 大多数羽绒服品牌 |
Primaloft(P棉) | 仿生羽绒 人造纤维,拒水性好,湿了也暖和,耐磨且养护容易 | ROSSIGNOL、Timberland、Converse等 |
POLARTEC | 合成羊毛 抓绒和摇粒绒材质,保暖、轻便、透气,不掉绒 分100、200、300系列,保暖性依次递增 | TNF、Marmot、Patagonia等 |
GORE-TEX(戈尔特斯) | 防水、防风、透气性极佳 防止雨水进入,同时排出汗气 | 始祖鸟、北面、Vans、波司登等 |
CORDURA(考杜拉) | 耐磨耐造,耐用性极高 抗擦伤、抗磨损、抗撕裂、防穿刺 | UFPRO、OSPREY、始祖鸟、凯乐石等 |
COOLMAX | 四管道纤维材料,透气性好,快干性能是纯棉的5倍 | TNF、凯乐石、飞爽等 |
Climashield(C棉) | 耐用、轻质、热效率高、可压缩、阻燃 | |
Thinsulate(新雪丽) | 轻薄且保暖 |
列举常见跑步品牌
- 上衣
- 轻工-热力怪:薄款热力怪60(未知面料),厚款热力怪100(未知面料)
- UTO
- 引擎鸟
- 内道:薄款聚能卷为POLARTEC,厚款棉服为金标P棉。外观版型欠佳。
- 马甲
- 薄上衣速干即可
- 腰包裤:马孔多
- 袜子:悍将、feetures、乔丹
山地车
选车
参考:2024山地车选购指南
- 尺寸
- 轮径26、车架17 适合身高165cm-175cm
- 刹车
- 首选油压碟刹
- 次选机械碟刹
- 不选V刹
- 前叉避震
- 首选气压
- 次选油、弹簧
- 弹簧
- 变速:禧玛诺、速联
- 21速=3齿盘×7飞轮
- 24速=3齿盘×8飞轮
- 27速=3齿盘×9飞轮
- 品牌
- 首选线下:捷安特、美利达、喜德盛(性价比)
- 品控好:千里达(性价比)、福玛特
- 其它:邦德富士达、迪卡侬、崔克、闪电
- 3000左右山地车选购
- 美利达公爵600
- 千里达 X7Elite
- 喜德盛传奇500plus
调试
前变速器
前拨:前轮盘移动链条的装置
导链板:链条上方的一个罩子,将链条引导至对应轮盘
H限位螺钉:限制前拨最外侧,顺时针旋转限位移向外侧
L限位螺钉:限制前拨最内侧,逆时针旋转限位移向内侧
变速线:改变档位到对应的轮盘位置的缆线
筒式调节器(线束调节纽):缆线末端旋钮,用于调节缆线长度,逆时针旋转缩短缆线,将导链板向外侧移动
- 确定导链板位置正确
- 导链板和轮齿之间的间隙应为2-3毫米
- 导链板应与轮盘平行
- L螺钉调节
将前、后拨链器都换至内侧轮。
检查变速线
变速线张力应为松弛状态。
如果变速线绷紧,则顺时针1-2圈筒式调节器将其松弛。
如果筒式调节器已完全转入,则松开变速线螺拴,松开变速线,重新拧紧螺拴。
检查链条和内链板之间的间隙(约1mm)
我们可以有意将 L螺钉顺时针旋转,使链条与内链板摩擦,再将 L螺钉逆时针旋转1/4圈。再次检查间隙并重复,直到出现微小间隙。
逆时针1-2圈回调筒式调节器。
测试变速
手动拉动变速线线来换档(不要使用变速杆,避免混淆电缆张力问题),向外移动一个轮盘并回到最小轮盘。
如果链条向内移动得足够快,则L形螺钉设置已完成。
如果链条向内出现明显延迟,L形螺钉逆时针旋转1/4圈,再次测试。
- H螺钉调节
将后、前拨链器换至最外侧轮。
检查变速线
如果链条蹭导链板(或不移动至最大轮),则缆线太松,逆时针转动筒式调节器。
如果筒式调节器的旋转次数不够,将其完全旋入,然后再旋出2圈,前变速器调回最小档使链条位于最小轮盘,松开变速线螺栓,拉紧变速线,重新拧紧螺栓。
如果仍然不能移动至最大轮,逆时针转动H螺钉。
- 检查链条和外链板之间的间隙(1mm)
当移动至最大轮时,我们可以再逆时针转动H螺钉2圈,有意将H螺钉设置得太松。
压住变速杆,保持变速线最大的压力,链条和外链板之间的间隙应为1mm。
如果间隙太大,松开变速杆,顺时针拧紧H型螺钉1/4圈,直到链条间隙约1毫米。
- 测试变速
压住变速杆,最大轮盘向内移动一个轮盘并返回。
如果换档很慢,逆时针松开H型螺钉不超过1/4圈。
如果链条从大齿圈外侧掉出,则顺时针拧紧H螺钉1/4圈并再次测试。
- 变速线调节
将后、前拨链器换至最外侧轮。
查看外笼板和链条之间的间隙 压住变速杆,如果导链板没有移动,顺时针转动筒形调节器以延长变速线。重复操作,直到导链板有轻微的移动。当移动时,将筒式调节器逆时针旋转半圈,重复操作,直到导链板不会向外移动,此时设置完成。
后变速器
后拨:后轮盘移动链条的装置
T滑轮(齿轮):下部滑轮,为链条下部提供张力
G滑轮(导轮):上部滑轮,将链条引导至对应轮盘
筒式调节器(线束调节纽):逆时针旋转缩短缆线,将G滑轮向内移动
H限位螺钉:限制后拨最外侧,顺时针旋转限位移向外侧
L限位螺钉:限制后拨最内侧,逆时针旋转限位移向内侧
B螺钉:控制导轮和轮盘之间的间隙大小
- H螺钉调节
- 将前、后拨链器换至最外侧轮(并确保变速杆也处于最外档)。
如果链条没有换到最小的齿轮,逆时针旋转H螺钉几圈。
将筒式调节器顺时针旋转几圈,放松变速线,防止混淆换挡位置和限位螺钉。
我们要有意把H螺钉顺时针拧紧半圈,直到听到链条摩擦内侧齿轮的噪音。此时将H螺钉拧松1/4圈,直到噪音停止,这样较紧的H螺钉位置为准确位置。
- 变速线调节
将筒式调节器逆时针旋转几圈,大致恢复到之前的位置。
如果有两个前链轮,换至最大的链轮上,如果有三个前链轮,则换到中间的链轮。后拨链器换至最小轮。
转动踏板,将变速器换档,只换一个档位。
如果链条没有换到下一个档位,则将变速杆返回最外档,逆时针旋转圆筒调节器一整圈。再次换档并重复,直到换档成功。
如果筒式调节器松脱,则完全拧回,然后拧出一两圈。
- 确保后拨链器换至最小轮(变速杆也要处于最外档),然后松开变速线螺栓,拉紧变速线,重新拧紧螺栓
如果变速器换档一次会移动两个链轮,换至最小轮,将调节器顺时针旋转一圈,再次测试,现在应该换档正常。
- 我们有意逆时针转动筒式调节器,直到听到链条摩擦内侧齿轮的噪音。将筒式调节器顺时针旋转1/4圈 ,直到噪音停止。
向内逐个换档,检查(除最大轮盘外)其他轮盘,如果听到有噪音,将筒式调节器顺时针旋转1/4圈。
向外逐个换档,检查(除最大轮盘外)其他轮盘,如果向外换档的速度很慢,顺时针旋转1/4圈。
- L螺钉调节
将前、后拨链器均换到第二大轮。
有意将L螺钉逆时针拧过紧再寻找正确的位置
尝试后拨链器移到最大轮。
如果链条没有移动,那么 L那么螺钉过紧了。
如果链条缓慢地移到最大轮,也是 L螺钉过紧了。
如果链条在最大轮上时有噪音,也是 L螺钉过紧了。
如果链条没有噪音、也没有缓慢的移动,那么 L螺钉没有过紧。将变速器向外移动一次,顺时针拧紧L螺钉一圈,再次检查,直到 L螺钉过紧。
一旦L螺钉过紧,将 L螺钉逆时针旋出1/4圈,并检查换档至最大齿轮,直到过度噪音和换档缓慢的症状消失。 L螺钉设置已完成。
- 检测
压住变速杆,后拨链器不应向内移动。
- B螺钉(可跳过)
B螺钉用于调节导轮与齿轮之间的间距。
大多数公路和山地自行车变速器需要5-6毫米的间隙,否则请查阅制造商的规格。
如果自行车变速良好,B螺钉可能在正常范围,不要太纠结于此。
如果您确实对B螺钉进行了重大更改,请仔细检查变速线调节,否则变速器已调整正确。
将链条换到前面最小轮,后面最大轮上。
要增加间隙,拧紧B螺钉。要减少间隙,松开B螺钉。
- 结语
因为骑行的压力与在维修时的压力不同,您可能需要将筒式调节器或限位螺钉再旋转1/4圈。
如果还有问题,请查看下列高级故障排除表。
检查项目 | 问题描述 | 检查方法 | 解决方案 |
---|---|---|---|
变速线系统 | 线缆摩擦或生锈导致变速不良。 | - 检查外壳和止动件是否有裂缝。 - 滑动外壳检查活动度。灰尘和砂砾可能会进入外壳内部。 | - 润滑线缆。 - 更换电缆和外壳。 |
吊架 | 撞击或摔倒导致吊架弯曲。 | 从车后观察吊架是否与车轮和链轮平行。 | 使用吊架校准工具(如 DAG-2.2 或 DAG-3)修复。 |
不兼容的设备 | 部件之间的不兼容可能导致变速问题。 | - 检查变速器、壳体和链条的兼容性。 | - 更换为兼容的部件。 |
链条问题 | 链条磨损或润滑不足导致变速迟缓。 | - 检查链条磨损程度。 - 检查链条润滑情况。 | - 更换链条。 - 润滑链条。 |
变速器磨损 | 变速器的枢轴和连杆松动。 | 横向活动下部支架检查磨损情况。 | 更换新的变速器。 |
变速杆磨损 | 变速杆齿轮磨损或污染导致线缆移动不顺畅。 | 检查磨损情况。 | 冲洗齿轮,最好更换变速杆。 |
常见问题 | 跳链 | 变速线设置不佳 | 调整变速线 |
换档缓慢 | 变速线系统摩擦 | 润滑或更换变速线和外壳 | |
向内换档缓慢 | 电缆松弛过多 | 逆时针旋转筒式调节器 | |
向外换档缓慢 | 变速位置太靠内 | 顺时针旋转筒式调节器 | |
链条在变速杆压力下跳动 | 链轮和链条可能磨损 | 更换链轮和链条 |